每一年,國外標志搜索引擎LogoLounge.com都會在5月底發布一份LOGO流行趨勢報告,總結出年度間的LOGO設計最流行的元素。從2003年開始不間斷發布,至今已經第16年。
同樣,LOGO大師每年也會準時為大家送上這份年度LOGO趨勢報告,會在英文翻譯的基礎上與行業術語、中文語境結合,進行編譯。LOGO的趨勢并不是絕對的,所以這份報告是以一個比較宏觀的角度來總結,相信在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行業背景下,會出現有不同的呈現。
作者前言
今年的趨勢繼續表現出設計師們的創造力和實力,將我們推向更高的高度。我們會在今年的主題中看到過去主題的延續,以及它們自己獨特的傾向。
首先,漸變元素繼續以有啟發性的新方式發展。設計師采用不那么傳統常規的雙色漸變:例如“紅→綠”或“藍→橙”。更多設計師傾向于在互補的顏色之間創造一個奇怪的色調區域,因為相鄰顏色(例如橙→紅→紫)的漸變已經被廣泛使用,所以設計師希望能創造自己獨一無二的漸變色搭配。
另外,大顆粒的點狀、條紋以及網格元素,與木紋、磚塊圖案調和在一起,替代了原本采用大片色塊的手法。這樣的LOGO似乎更趨向于回歸單一外觀,與以上的高顏色梯度漸變相對立。
紋理、圖形、字體、圖片和說明性元素在視覺品牌層次中的席位在悄悄改變,因此我們有了更多元的視覺呈現方式。但凡事都有兩面性,新的視覺元素也帶來更多大量跟風的趨勢,很難出現差異化。我們永遠鼓勵所有人嘗試新事物,但希望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利用技術進步來真正做出自己的特色。
接下來,就來看下Bill Gardner總結的15個LOGO趨勢吧!
摩爾斯陰影
今年很多設計師希望避開愈發常見的漸變顏色色調,或者通過減少筆畫,用點陣和短劃線來表示動態。這個新手法,減輕傳統陰影的視覺張力,同時為矢量圖案提供了解決方案。
在過去的幾年里,我們能到看到圓點和末端呈圓形的虛線,組合呈現各種形態,通常是同心或平行。設計師們通過點或虛線將一個區域分割出來,或將元素橋接在一起,向消費者展示一個介于抽象和實體的圖案,讓受眾在腦海中自行完成圖片。
像阿里媽媽的新舊兩代LOGO,都采用了這種摩爾斯點陣的設計手法。
層次疊加
不是所有LOGO都是越簡單越好,有時候設計師會將文字和圖形作疊加處理:通常這個LOGO必須具備一個具有吸引力的信息,起到避免信息過載的同時還吸引目光的作用。疊加式LOGO最常用的技巧是建立一個具有清晰信息的頂級高對比度圖層,并將其疊加到一個完整的從屬圖形上。
層疊LOGO,兩層完美,三層還OK,但如果有四層,那就沒法看了 。如果背景比較模糊不顯眼,則頂層的信息將起到主要作用。這類LOGO通常適用于文字與圖案結合合的徽章式LOGO,正如下面這些例子,風格可復古懷舊,也可叛逆個性。
孤立陰影
陰影作為徽標設計中的一個元素,在很多方面都至關重要。它賦予LOGO空間感,并且展現明暗關系。從同時,它還顯示維度和空間關系:比如說一匹扁平的馬,兩條腿的其中一條加上陰影,就能被定義成后腿。
最近很多LOGO都包含這種無窮小維度的陰影,雖然有時候看上并不是那么合理。但陰影確實是分割LOGO圖形的另一種好方法,以便讓LOGO衍生更多含義。當然,設計師還要考慮陰影的面積大小,以防在縮小之后無法起作用。
大阪地鐵的新LOGO,利用陰影的處理,將字母“M”和一條立體的緞帶結合起來。
條紋
在進入“電子屏幕時代”前,條紋、圓點、網格、木紋或其他異國情調的紋樣元素,只會出現在傳統的本地藝術品商店中。從前的設計書籍中充滿了這種LOGO,結合漸變色,吸引了很多現代設計師的目光。
微軟70年代的LOGO,就是以條紋元素組成的
這種LOGO趨勢代表的是70年代的復古風格。對于消費者而言,這讓他們回到以前的老時光,制造一種復古的、具有情懷的效果,這樣的感情會投射在產品上面。不過條紋元素同樣會因為LOGO縮小而失去效果。同時,太緊密的線條在電子屏幕上也被掣肘,會呈現出一整片灰色的效果。
圓點
圓點是一個介于條紋和高亮之間的元素。超大的圓點其實可以作為LOGO中的一個獨立元素來看待,而并而不僅僅是作為一個底紋。
圓點的排布可以打破緊張的平面色調區域,使作品富有張力,并有一定趣味性,視覺上提醒我們的LOGO已經精細調整。這使得設計師可以通過改變顏色,用簡單而有趣的矢量重復來吸引消費者。
高亮
我們在讀書的時候,會用熒光筆涂畫重點區域,表示“高亮”。然而這樣的元素被一小部分設計師運用在LOGO設計當中,于是類似于工人安全背心上的熒光條、代表“高亮”的黃色色塊,成為了今年的趨勢之一。
原本平平無奇的黑白LOGO,用熒光筆劃出一道鮮亮的顏色,讓人不由得眼前一亮。信息有了層次感和突出的重點,并且老實說,常見的熒光筆色調像薰衣草紫,熒光粉色和電藍色,都是時下流行的顏色。設計師再一次通過色彩的運用,將平庸的LOGO激發出新的活力。
標準扇形(四分之一圓)
過去兩年的趨勢一直是極簡LOGO 設計,比如說排列、組合、重復相同的幾何元素,這是對前幾代人對結構和圖像清晰度的致敬,也是設計師創造性的證明。
今年,隨處可見各種各樣的圓形元素,這些圓以各種方式切割重組,或者跟半圓形、正方形、三角形等其他幾何形狀組合。即使LOGO背后是復雜的信息,但設計師還是希望LOGO形式始終盡可能保持單一,放置的元素數量盡可能少,視覺上看上去簡單有力。
咒語符號
這個類型的LOGO真的讓人懷疑設計師是不是特別喜歡JK羅琳,石頭、魔杖和斗篷……我們仿佛能看到死亡圣器。這樣的咒語符號LOGO,給予一種強烈的規整感,仿佛背后隱藏了一個龐大的故事背景,線條簡單但每一畫都意義非凡。
清晰簡潔的筆畫、完美的角度、無休止的曲線,以及精確的十字準線相交。這些設計手法為LOGO灌輸了技術優勢,讓受眾感受到了無懈可擊的感覺。當然,這些LOGO的應用背景,要求也相當嚴格,幾乎沒有任何進行聯想的空間。
孔洞
不論孔洞是隨意地從其他圖形元素的內部雕刻而成,還是巧妙地切除,目的都是為了給我們留予想象的空間,讓我們自行完成整個故事。
空洞不只是隱藏的負面空間,像聯邦快遞標志中的箭頭那樣。這些字段并非旨在隱藏,而是為了讓消費者注意到這“殘缺的部分”,起到強調的作用。
圓點拖動
當我們下筆突然猶豫的時候,筆尖會在紙上拖出長長的痕跡,并且在筆停住的地方留下深深的墨印。“圓點拖動”描繪的就是這樣一種視覺外觀:將筆尖幾何化成一個完美的圓形,在它后面留下一個漸變的痕跡。
無論在圓圈后面的拖痕是否褪色和漸變,或者它們是否清晰,都會產生類似的效果。這樣的設計讓圓點產生了動態感,用它們運動軌跡拼出字母或者描繪出圖形,生動、清新、充滿活力。
階梯式漸變
LOGO設計中漸變色的廣泛使用,一直是我們行業在過去十年中目睹的極端趨勢之一。但仍然有部分設計師厭惡漸變色的使用,因為它違背了許多早期的標志設計規則。于是,部分設計師試圖“退一步”來推動它的發展。
不同于平時我們看到流暢順滑的顏色過渡,階梯式漸變用連續的實色調分層。像下面Qwant的LOGO通過輪廓顏色中斷實現了斷層;而CPA則是沿著路徑具有四分之一的幾何斷點,顏色過渡。另外,Virtual Reality的無限符號LOGO拓展了新的思路:使用中非常微妙的梯度移位來完成階梯式視覺效果。
輪廓條紋
條紋一直在趨勢中占主導地位,但其實市面上條紋LOGO已經有非常多的成功案例,讓這種趨勢向前發展變得更具挑戰性。看下面的LOGO例子,有不少是用條紋來營造一個扭曲的維度空間,通過扭動的條紋來描繪一個立體的3D的圖形。
雖然這可能與單線設計有關,但它正在將概念推向另一個層次。用可變的條紋筆畫去表現一些維度的變化,讓受眾通過想象力去勾勒完整的畫面后,他們仍然看到一個有序的、具有節奏感的圖形。
句號
句號出現在句子末尾,只是作為文本標點符號的最基本規范,而在LOGO中,句號被開拓出更多的用法:它可以作為逗號、序列號,也可以代表開頭或對話的結束。
除此之外,句點也可能只是一個浮在文本周圍的點,或者是省略的字母“i”的殘跡。比如visible,兩個圓點就代表了單詞中的兩個i。設計師打破傳統語境中的固有規則,賦予句號更多含義,也讓LOGO衍生出更多理解層面,內涵更加豐富。
翅膀
在傳統印象中,設計師會將飛行的本質歸結為超越一組羽毛翅膀的流暢美感。進一步剝離本質,讓虛幻的空氣動力學在設計中得以實體呈現。
如果可以用一個字母來代表翅膀,那會是字母U。一側偏短,然后向前或向后傾斜至最佳傾斜位置,或者以一定角度修剪兩個尖端以加強標記的流線型性質。這樣的手法也有過很多實例,諸如捷達的J或者DoorDash的D。
門、視窗
在LOGO中使用“視窗”元素,表達“進入另一個世界、時間或至少另一種心境”的概念,已經成為今年趨勢之一。門窗形狀的LOGO之所以受歡迎,是因為它邀請我們成為偷窺者或參與者,滿足人類潛在的偷窺欲望。
門意味著通行權、解決方案的途徑、一個機會或歡迎的標志。Windows以同樣的方式,將視窗變形為眼睛,讓消費者仿佛可以看到另一個人的靈魂或另一個世界,從而表達“Window是兩個世界之間的連接”的概念。
結語
設計趨勢不是一件時髦的事情。與時尚不同,真正的趨勢不會隨著文化的變化而發生劇烈的改變,而是向兩個方向伸出手,與過去和未來相連接。作為設計師,我們一邊不斷前行,不斷地留下一些可供未來設計師參考的線索,以便我們可以從過去天才的作品中汲取靈感,同時仍然在創造一條新的、未可知的未來道路。
來源:logo大師
上一主題: VI設計與中國傳統文化
下一主題: 蘭韻設計:好LOGO的七大標準